《青岛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书,读什么?

吕庆峰

   期次:第1734期      查看:61   

学生记者 宋茶莹(韩) 摄


  读书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情,推荐书目这种事情有点将一己喜好强加于人的嫌疑。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欲”也并不就能“施于人”。每个人的兴趣、专业及志向都不同,所要及所应读的书自然也会各异。读书如吃饭,基本你爱吃什么都可以。但是,读书也如吃饭,有时候也得注意一点营养学健康学,所以推荐一些参考菜单多少也有点意义。
  当然,我读书很少,学问亦浅陋,甚至不敢说有。仅就个人探索那广大未知世界的读书历程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涉猎要广。读书要杂而博。我们都知道得有一个专业,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广博的学识基础,见闻的广度不够,支撑不起专业的高度和深度。广博的学识是充满专业骨架的血肉,也是专业创新的灵感来源。依照英国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的论述来说,现代学科门类的致命分离,很容易让我们只见树木难见森林,教育的难题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跟我们打交道的是人类的心灵和复杂混乱的现实,而非已经僵死的物质和刻板分类的学科。所以教育的成功在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判断力和处理复杂混乱环境的能力,应用理论在具体案例中对许多可变因素作出精巧适时的调整。
  这样一来,大量的阅读就是获取广博间接经验的最重要途径。记得李嘉诚曾经说过他除了不读小说,其他各个方向的书都读,包括经济、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等。他还经常聘请老师来为他讲授新知识。读书要广除了功利因素之外,还有智力锻炼的理由。对普遍观念的理解,大脑智力活动的习惯,以及在精神活动中取得成就的乐趣,都可以通过私人阅读活动来实现。
  第二,方向要专。还是怀特海,他在《教育的目的》中说,“零碎的信息与文化无关。一个只是见多识广的人,则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且令人讨厌的人。我们的目的是要造就那些既有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修养就如哲学和艺术那样,引导他们到达高深的境界。”所以你看,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缺一不可。专业知识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而人文知识让我们具有人性和教养,成为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有用且健全的人。《扬子法言》:“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围绕自己专业和兴趣方向涉猎日久,就像是整天为土壤松土施肥浇水,全方位深耕之后,成就就可以像庄稼那样自然生长出来。
  第三,用心要笃。书,不能解饥渴不能疗贫寒,但许多读书人还常常“白饭充饥聊当肉,苦难藏书不谈钱”。这都是源于探索广大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所以孔子会大加赞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庄子·达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意思是怎样才能通达生命呢?就是要摒除各种外欲,心神宁寂,从而可以凝神于眸。《庄子·人间世》还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内心空灵,自性生光。内心澄澈明朗,精神无拘无束,意识便可绝云气负青天,“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实现“坐驰”。即《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
  第四,技巧多样。读书,虽然要博要专要笃,但绝不是抓住一本书就都从头读到尾的。不是每一本书都要精读,也不是每一本都可以乱翻。阅读分为精读、泛读、速读、略读,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有通读、树读、图读、框读、炼读、逆读、抄读、仿读、诵读、闲读等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有些书要精读要反复地读,有些书可以略读随便地翻翻。读书,既要求甚解,亦要不求甚解。我导师教我的方法是:站在书架前浏览书名,看到感兴趣拿出来略翻一下,凑成一堆,拿到沙发或书桌前。再二次略读,可以比上次站着时多翻一翻,即可决定哪些书暂时送回书架哪些书可以留下来。然后坐定,可以正式地打算读一本书了,但也不是就一定要精读的,适不适合精读,要看具体的兴趣和专业需求。总之,你爱读就读,不爱读就放回去。没人要求你跟人见个面就得成为朋友,成为隔几天就饭聚的密友则更难。
  还是怀特海说:“在各个民族的竞争中,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工场而非战场。胜利将属于那些训练有素而精力充沛的民族。他们在各种有利于生长的条件下工作,其中一个必要的条件则是艺术。”艺术和文学就如自然界中的阳光,不只是对生命的主要活力具有间接影响,也直接赋予我们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先于控制作用和指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知道我为什么在这篇文章里引用这么多怀特海的话么?因为我为写这篇文章特地找了几本关于读书和认识世界的书作为资料,而“大象学术译丛”怀特海《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在我通过上面第四条所介绍的方法筛选后觉得最有用。但是,在我昨天看了另外一本逻辑学的书后,知道文章以引用名言为主属于过度诉诸权威。文章应以说理为基础,而非挟权威以令读者信服。好在依照我个人在阅读中的判断,怀特海是在进行了充分说理基础上得出的那些结论。但是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此篇文章写的是以说理为基础还是挟权威以令信服,就要靠大家自己去读一读看一看了。
  文后附妄加揣摩以后列出的书单:
1、刘长乐、星云大师,《修好这颗心》,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2、【叙】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译林出版社,2009年
3、【英】尼尔·基什特尼,《经济学通识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年
4、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海南出版社,2014年
5、【英】沙拉·贝克维尔,《存在主义咖啡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6、【英】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如何观看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
7、【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新华出版社,2015年
8、钱穆,《论语新解》(新校版),九州出版社,2013年
9、【英】阿兰·波顿,《艺术的疗效》,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10、【德】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商务印书馆,2017年
11、殷海光,《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
1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13、李炜,《孤独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
14、王晓磊,《六神磊磊读唐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
15、【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16、李怀宇,《与天下共醒》,中华书局,2016年
17、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8、冈仓天心,《茶之书》,现代出版社,2018年
19、【美】托马斯·卡斯卡特&丹尼尔·克莱恩,《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20、鹿桥,《人子》,台湾商务印书馆,2007年
21、【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
22、【南宋】朱熹,《朱子读书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
23、【美】苏珊·桑塔格,《心为身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24、【不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
25、【英】伍尔夫,《如何去读一本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
26、江若水,《诗的八堂课》,商务印书馆,2017年
27、董悠悠,《被误诊的艺术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
28、【古波斯】奥玛·海亚姆,《鲁拜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29、李颉,《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3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合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吕庆峰,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师。

《青岛大学报》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3487次访问,全刊已有3290311次访问